据美国学术期刊网站介绍,被称为“冠状病毒猎手”的拉尔夫·巴里克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改造和制造冠状病毒“技术”。巴里克与德特里克堡从事高风险病毒和冠状病毒研究的两家研究机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和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综合研究机构”,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舆论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进行调查,以增加透明度。这是寻找新型冠状病毒源头的积极举措。
冠状病毒转化技术的长期研究
巴里克目前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流行病学系和微生物与免疫学系的教授,美国微生物学会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他长期从事冠状病毒研究,是该学术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官网介绍,巴里克主要研究三种RNA病毒,包括导致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冠状病毒。统计数据显示,自1983年以来,巴里克以自己的名义或作为导师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268篇关于冠状病毒的论文。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学技术评论》杂志报道,巴里克掌握了一项利用“反向基因技术”改造甚至“增强”冠状病毒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他不仅可以根据冠状病毒的基因片段培育活病毒,还可以修改冠状病毒的基因,从而创造出新的冠状病毒。
据报道,2002年,巴里克领导的团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片段组装的鼠肝炎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依靠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对病毒进行体内研究。通过改变病毒的基因或结构,他们可以了解每个基因在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中的作用。这项工作是极具突破性的,它可以通过不断替换病毒的“组件”来创造新的病毒。
2003年,巴里克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了这项技术的力量,并成功复活了一种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后来,Barrick等人为这项成果申请了专利,并于2007年获得批准,专利代码为US7279327B2。这种独特的病毒技术使巴里克成为美国顶尖的冠状病毒专家。他使用这项技术在世界各地收集各种冠状病毒的样本进行研究。
在不留下任何痕迹的情况下人工改造了病毒
2008年,Barrick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的设计、合成和激活方法,并特别验证了这种人工病毒不仅能感染小鼠,疾病也能侵入人类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最大的、人工合成的、可复制的生命形式。”Barrick等人在论文摘要中写道:“为了从无法培养的蝙蝠中检测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针对人类可能出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我们设计了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一致的基因组,并用该基因组替换了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这种新的嵌合病毒可以被蝙蝠和人类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特异性抗体有效中和。”